人文读写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人文读写

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

发布日期:2017-12-12 11:26:03      作者:张妍     分享到:

时间,真的是一个很可怕的概念,我一直这么觉得。冬天的气息慢慢浓烈,而我也是时候开始说再见。不知不觉我的实习生活渐渐走到了尾声,从初来乍到的惶恐不安到现在的难以割舍,原来只要76天。两个半月,不长不短,却成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还有几天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虽然我一直逃避但还是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现在我每天最怕学生们问我:“老师,你什么时候走?”“老师,我们听话不惹你生气,但是你能不能不走啊?”“老师,我们舍不得你。”不敢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怕我比他们更想掉下眼泪。在离别之前,我就用笔来写写我的实习生活,纪念纪念这一段宁静温暖的时光。

一、教学篇

(一)听课和上课是主旋律

实习之前,老师多次告诫我们,到了实习学校要多听课,多向指导老师要课。来到这里之前,我还担心能不能完成任务。结果到了之后才发现,我所实习的学校缺老师,所以一进校门就被学校领导通知直接进班上课,我同时带了一年级的语文和三年级的英语课。

虽然每天都能上课,但是我总觉得自己肚子里的笔墨还是不够。所以一有时间,我就会去各个年级听课。每一节课,每一位老师,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听完之后,还能和这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探讨,真可谓是人生一大幸事啊。对我来说,比较难的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小学教育,在学校里学的也是中教法,所以对这一方面始终不自信。上了第一节课后,出现了很多问题,心中难免会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下来之后我也反思了,和指导老师交谈了好久。她告诉我,小学生都是间接记忆,在一节课上要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不然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听了老师的话后,我私下里想了好久,万事开头难,慢慢来吧……

(二)启而不发,老师真头疼。

第一次月考,做语文试卷的时候。出现了一道题,题目的要求是:拆分音节。读完题目要求,我大吃一惊。糟糕,这种题都没有给他们训练过。说不定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音节,怎么办啊?这可是考试呀。我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咦,同学们怎么这么安静,没有叫嚷道:“老师,我不会做。”“老师,这是什么意思?我看不懂。”我心里暗自庆幸,难道他们会做?在教室转了一圈,事实证明,我想多了。果不其然,损失惨重。哎,罢了,下去后给他们好好讲吧!从此之后,我和学生们就开启了音节之旅。连续一个月,如果你能路过一年级教室的窗口,就能听到这样的对话。“同学们,音节是什么?”“声母加韵母”“这个音节的声母是什么……”

一次上课,讲解到图片的时候,我灵机一动,讲了这么久的音节了,来做个小测试吧。嘿嘿,我粉笔一挥,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音节拆分题。“同学们,告诉老师,音节包括哪几个部分呢?”同学们信心满满,异口同声的说:“声母和韵母组合在一起就是音节。”“嗯,对了。就是这样,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把音节拆分一下。”听完了我的安排后,同学们信誓旦旦的拿起笔。全然有一种“磨刀霍霍向牛羊”的气魄,但是有这样的一句话,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我在教室转了一圈,果不其然,两拼音节都对了,三拼音节全错了。“同学们啊,两拼音节你们都会,到了三拼音节都不会了?讲了这么久的音节,你们要气死老师啊。”我看到已经有同学头都低下来,估计是不好意思了。不行,不能这样。我直接说:“同学们,来看这个jia。注意它的介母i是什么?”“单韵母”“单韵母是不是韵母?”“是”“两个韵母能不能写在一起,填在一个括号里?”“不能”“j和a能不能填在一起?能不能i和a填在一起?有这样的声母和韵母吗?”“不能,没有。”得,看见他们那迷茫的小眼神,我就知道他们还迷糊着呢。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啊,可是同学们,老师好头疼。

(三)校长说,做题是提升成绩的好办法。

先说一说,这所学校的情况吧。我实习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的设施不是很齐全。全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所以老师们上课一般是不会使用多媒体的。老师有的就是一本课本,一本教参,几支粉笔,一张嘴。其他的副课就更别说了,最多一周会上一节。而其余的时间呢,无外乎就是语文数学。午饭吃完后,孩子们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休息,12:30必须进教室,开始上数学自习。如此紧张的节奏,高强度的练习,带给孩子们的是不是有效率的学习呢?除了好成绩之外,孩子们还能收获什么?同对比城市的孩子们,也许这种办法是最适合他们的。这就是城市和农村的区别,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也注定了素质教育不能完全的实施。我说远了,时间倒回第一次月考。月考结束后,成绩出来了。校长把所有的老师聚集在一起开会,他把每个年级的考试平均分与其它四个小学进行了对比,严肃的说:“我们这次月考,虽然一些班的成绩比别的学校的好,但是总体水平不高。总的来说,还是平时的训练不够。各位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做题的训练,为此,我跟主任一商量,决定再订购一套练习册。”天啊,这已经是第四套练习册了,我上初中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啊。哎,我在心里不由得为这些孩子们默哀了几分钟。想要一个快乐的童年,似乎不容易啊。

(四)严厉+鼓励=管理

我一直觉得“严师出高徒”这句话说的很在理,不过也要严而有礼、严而有方、严而有度。严厉没有问题,但作为老师,要时时刻刻把握好度。不能因为一时之气,而体罚学生,也更不能用语言去辱骂学生。所以我来到这里,时时刻刻告诉自己,要有礼有度。但是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的纪律,对我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为了能管住他们,我在课堂上很少笑。也经常会批评他们,好在这些孩子们很单纯,不记仇。过了一个月,我觉得这种上课模式太压抑了。索性就转变一下,尝试尝试鼓励式教学吧。我在网上买了一些小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书写之星”“纪律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等称号,还买了一些精致的文具。告诉他们,谁表现好了,老师就给谁发对应的小卡片。等攒够了六张,老师就奖励给他一个小奖品。还别说,这种方式实行了一个月,效果显而易见。不仅字写的工整了,上课的纪律也变好了,甚至连期中考试的成绩都考好了。语文课,越来越多的孩子举手发言了,学习氛围也变好了。这段时间里,还发生一个小插曲,以至于我的办公桌上东西越来越多,想想是时候该还给他们了。

有一段时间“打卡片”这种活动风靡了全校,上到六年级下到一年级,无论男女,只要一下课,你就能看见这里围着几个学生,那里围着几个学生,同时还伴随着“咔 咔 咔……”的声音。不用说就知道,他们又在打卡了。哎,仔细一看。那站着看别人打卡的,不就是我们班的男生吗?看着他们一个个眼馋的样子,真是又可爱又搞笑。想一想也是,他们太小了,家长一般不会给零花钱,他们自然买不了卡片。只要班上谁有卡片,绝对能成为“红人”。

上课了,“李烨,你手在下面干啥呢?玩什么呢?”我刚说完。他就马上坐的端端正正的,眼睛眨呀眨的,脸红红的说:“没玩什么。”嗯,不对啊,没干什么还这么心虚。“没干什么,就把手拿出来,坐好了,好好听课。”话虽这么说,但是我却一直在暗中观察他。五分钟过后,果然他开始动了。我拿着书,走到了他的旁边,身子一弯,往他的桌子下面一看。好家伙,怪不得不停的动,感情手上在玩卡片呢。“拿来”,他不仅不主动交出来,反而还往后面躲。哎,气死我了。我话没多说,手伸过去,一把抢了过来。小样儿,让你玩,没收了,看你还玩不玩了。“只要你听老师的话,好好听课,老师就把卡片还给你。”经过这一件事后,之后的几天里,他都很听话。对待爱玩东西的学生,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除此之外,我还没收过,一个玩具,一把尺子,一块切碎的橡皮,一个小熊转笔……

二、学习篇

(一)亦师亦友的前辈

来这里的两个半月,我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这里的老师们了。他们每一位对我们都很好,不仅在学习上积极的指导我们,而且在生活上更是悉心照顾、无微不至。时间倒回第一次公开课前一天,早上起早了,我就拿着大扫帚和周老师一起扫地上的落叶。快扫完了,我正准备把扫帚拿回教室的时候,三年级的武老师过来了。武老师一看见我就问:“张老师,你明天的公开课准备的怎么样了?”他说完之后,我就赶紧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的准备给他说了一遍。武老师听了之后说:“张老师,有一个环节你需要注意。一年级的孩子你只让他们读,这不行啊。你要让他们在读了之后,多练习练习书写。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这样他们就能在一节课之内把知识点都能记住。”我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赶紧把自己的教案拿过来仔细的修改。果不其然,上完课后,得到了六位听课老师的好评。我想如果没有武老师的建议,可能我的公开课就没有这样好的效果了。而且第一次公开课上完后,指导老师请我们去她家做客,她还亲自下厨来犒劳我们呢。虽然这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部分,但是透过这些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们的热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渐渐的我们抛弃了心里的不安和迷茫,爱上了这里······

在这里的两个半月,我从这些老师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的教学知识、懂得了道理,真的很感谢他们,这份恩情我会永远铭记于心。

(二)学生是我的小老师

自从进了大学校园以来,我一直期盼着能走上讲台,希望听到孩子们道一声“老师好”。而这次实习刚好给我了这个机会,终于能让我如愿以偿。所以我万分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当第一次听到“老师好”的时候,心中的成就感无法用语言去表明。开学第一天,全校老师都在给孩子们进行安全,纪律,文明礼仪教育。校长说:“当你看见老师的时候,一定要给老师敬礼问好······”我的眼睛往学生们那里一扫,发现孩子们听的很认真,但是我心里还在想他们应该做不到吧,因为现在的孩子很少知道感恩了。但是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让我改变了我的想法。不管是高年级的学生还是低年级的学生,每当看见你从他们身边走过的时候,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跟你问好。看着他们不标准的敬礼姿势,纯净的眼神,那一刻觉得自己所承受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虽然这只是一种小小的问好,但是透过这个,你看到的是他们真诚感恩的心。突然间,想起来,我好像都好久都没有跟自己以前的老师问过好了。

说孩子们是我的小老师,一点都不夸张。比如你在批改作业的时候,通过他们做题的情况,就可以知道自己上课时有哪些重点和难点没有讲到,然后就会想办法把欠缺的那一部分弥补回来。有意思的是,我的拼音和笔顺笔画这种最基础的知识就是和学生们一起学习的。上了初中和高中,甚至是大学以后,很久都没有用过这些了。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就忘记了。开学第二天,学校要求在正式上课前,要对各个年级的孩子进行测试。一年级是让他们默写在幼儿园学过的拼音,几分钟过后,同学们都把卷子交上来,老师要及时进行批改。可是,难题来了,我都忘记了,该怎么办呢?焦虑了一会儿,好吧,发现了一个自己知识的短板,我得赶紧把它补起来。没有办法,我就拿出了教科书,对照着上面的顺序开始给他们批改。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写对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一个不差。但也有一两个同学写错了,不过比起我来说,他们已经很棒了。我可不能这样,我可是老师呢,所以每天晚上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来给自己“充电”。就是这样,我总是能通过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私下想办法及时把这一块补上去。慢慢的我发现自己的知识短板在逐步地减少,上课也越来越自信。孩子们知道我是他们的老师,殊不知他们也是我的小老师呢。

(三)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第一次上课后的挫败感一直缠绕在我心上,听了老师的话后,我想了很久,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于是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适应小学教育的模式。说做就做,刚开学的那段时间里,我抽出自己不上课的时间去各个年级听语文课。分别听了几位老教师的课,发现他们都各有千秋。低年级的老师特别细心,上课的时候不断给学生们强调字形结构,拼音部首,并明确的点明哪个字是同学们经常写错的,为什么写错。高年级的老师则更加注重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活动,很多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去解决,老师最后再做总结。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多听听总是没有错的。

听完课之后,我也该有所行动了。有一段时间学生放学后,我把自己关在教室里,一遍一遍的练习讲课。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自己有了好的想法,第二天就去跟指导老师交流。坚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好像适应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了。在实习期间,我上了三次公开课,得到了老师们一致的好评,也收获了各种各样的建议。看着老师们欣赏的目光,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我觉得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三、生活篇

(一)陋室不陋

如果你来到我实习的学校,来到我的宿舍,你肯定会大吃一惊。然后不可置信的说:“天哪,这不是我记忆中小学的样子吗?”没错,就是这样。回想起刚来这里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在实习之前,我大概了解到这里的情况了,知道自己去的是小学,知道自己实习的学校在农村。所以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去迎接挑战。可是我真正到达实习学校后,还是震惊了好久。我没有想到这里的环境会是如此的艰苦,这里完全是一所最老式的学校。地面是用砖铺的,所以总是凹凸不平。尤其是到了下雨天,不仅有积水,而且如果你不注意的话,砖面上的青苔就会让你狼狈地摔倒。操场是用泥土填平的,围墙边的无名树和杂草一起交相辉映着。可能是时间太久,无人打理吧,它们渐渐的枯死了,唯有操场中间的两颗梧桐树仍然枝繁叶茂。而这里的孩子一般也不会在操场上活动,更别说体育课了。在我记忆中,承载着孩子们笑声的操场,也渐渐没落了。教室呢,用墨制成的黑板,总是洗不干净,一不注意就会增到衣服上。孩子们两个人共用一个长凳,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意外。于是上课期间,我经常听到谁摔倒的声音。好在教室有两个空调,不然夏天和冬天,真的不敢想象这些孩子们怎么办。

再来说说我的陋室,没错,称它为陋室一点儿都不夸张。床是用一块木板和两个凳子组成的,地面是不平的水泥地。就连窗子也破了两扇,墙面更是沾满了灰尘。我和舍友两个人,刚进来的时候都惊呆了。可是我们苦中作乐,跟老师们要了报纸,要了床垫。于是就自己动手来装饰我们的小屋,忙碌了一个中午,房子终于变样了。后来我们还买了窗帘,带来了自己的蚊帐,这个小屋越来越有家的感觉了。在这里的第一个晚上注定难眠,不适应和恐惧一直占据着我的心。好不容易睡着了,突然间一阵声响,把我从迷糊中再次惊醒。仔细一听,这声响来自于天花板上,原来是老鼠在上面跑呢,我很好奇为什么有老鼠?第二天起早了,站在外面一看。哦,原来房子的顶是用木头和瓦片支撑起来的。为了不掉瓦片下来,只用板子隔了一下。

慢慢的,我们适应了这个环境,也爱上了这里的宁静。后来啊,学校里来一只猫。不知道怎么回事,它居然跑到了天花板的上面,可能是老鼠吸引了它。有时候我还和舍友调侃道:“你听,汤姆和杰瑞又开始大战了。”“哈哈哈......”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陋室。我经常对舍友说,虽然我们的环境很苦,但是我们的心不苦。颜回身居陋巷,却不改其志。刘禹锡身居陋室,可是一句惟吾德馨,就足以看出其乐观淡泊的心境。索性我们也做一回现代版的“颜回”“刘禹锡”,岁月静好,心中有志,自得其乐。

(二)拜师礼,你们就是我的全世界。


研学旅行这天的下午,我们学校一年级的孩子被教练集中到一个大院子里。教练说,他们下午的活动是穿汉服学古代礼仪。说完,就把汉服发到每位同学的手上。我把衣服展开一看,得,又大了,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穿上。我边想手上就开始行动起来了,帮他们穿衣服。这果然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老师,你看我的衣服怎么回事?”“老师,我的腰带不见了。”“老师,这个怎么系啊?”花了半个小时,终于给他们穿完了,急得我满头大汗。看看一个个头戴书生帽,身穿汉服的孩子们,就像是一个小书童,可爱极了,果然辛苦是值得的。开始学礼仪了,上到六年级下到一年级,孩子们听的很认真,学的也有模有样。教练看孩子们学的差不多了,就邀请我们这些老师站上了舞台。教练说:“同学们,我们的这些老师很辛苦,对大家付出了很多。我们要不要给他们行一个拜师礼。”同学们大声的说“要。” 说完之后,就看见他们开始动了。

伴随着音乐,他们开始行拜师礼。教练说话的时候,我一直在看着他们。当他们低下头,弯着腰行礼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涌了上来。和他们相处的每一幅画面在我脑海中匆匆闪过,那一刻,觉得他们就是我的全世界。

(三)如沐春风,做一个幸福的“胖子”

时间倒回体质测试的那天,中午我拿着表,带着孩子们去测身高和体重。我在记录的时候,看见孩子们的体重大概都在20k g左右。“老师,杨浩彬去测了。”一个孩子大笑着说。他为什么要笑呢,因为杨浩彬是我们班上比较胖的一个。果不其然,我看见他刚站上去,体重秤上的指针“蹭”一下,直指36kg。本来没有什么的,哪知道他特别开心露出他的小虎牙说:“老师,我好胖啊。”看到他这个样子,我没忍住一下子就笑了起来,说到:“胖胖的身体好。”他听了我的话后,思考了一下,大声说:“老师,你要多吃点饭啊,你看你那么瘦,应该要像我一样胖。”“嗯,好,我多吃点饭,跟你一样胖。”

回想起来,不得不说,在这里的两个半月,在孩子们的体贴和老师们的关心和照顾之下,我真的长胖了。回学校后,要减肥了……

四、反思篇

(一)“导演”与“演员”之争

第一次公开课上完之后,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和建议。我获益匪浅,收获良多。正在办公室写反思呢,“砰砰砰......”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请进”“张老师,你的公开课上的很成功啊。”咦,这不是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武老师吗?我赶紧把他迎进来。“张老师,你觉得教师的角色像什么?”武老师问。我在脑子里仔细的思考了一会儿,想起以前在学校上教法课时,吴婷婷老师曾说过的,教师就像是一个演员。我自信的对武老师说:“我觉得教师像是一个演员。”武老师听完之后,微笑着说:“我更觉得教师像一个导演。”咦,“导演”这个好像老师没有说过。不过仔细一想,好像还有一定的道理。于是我和武老师就“演员”和“导演”这两个角色。展开了一节课的讨论......

最后,我和武老师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不仅要扮演好“演员”的角色,而且也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上课前要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设,这也就是考验了教师是否具有高超的组织教学能力。当然,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肢体语言、表情等一切外在的物质条件也是格外重要的。在课堂上,正确的运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在课外,我们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即便是无意识的、即便是针对其他对象的,只要有学生看到听到,就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所谓言传身教,也就是这个道理。总之呢,学离不开教,教也离不开导。兼顾好这两个角色,才能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万能的“复习式导入”

说起课堂导入,我想每一位老师都不陌生。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写作文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开头,不仅能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学习情境,而且也为后面的课文讲解打下好的基础。以前在学校上教学论的时候,李老师就给我们说起过各种各样的导入方法,比如故事导入法、猜谜导入法、图片导入法、音乐导入法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能让孩子喜欢上语文,让他们觉得语文也可以多姿多彩,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我也很赞同这种说法,也乐意去做这样的事,所以每当我给孩子们讲授一个新课,我都会想一些好的导入来营造一种教学的情景。可是自从我在实习学校听了这么久的课以后,我发现这里的老师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每一节课的导入都是“复习式导入”。很多老师在引入新课的时候,都会问学生们“我们昨天学了什么?”“我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然后在复习旧知的同时进入新课的学习。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学校平时上课都是这种状态,但是我个人不是很赞同这种做法。复习式导入固然好用可取,但也不能节节用,课课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能用一些方法让整个课堂“活”起来,我们何乐不为呢?

(三)写在最后,我的“教师梦”。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教师,说起这个职业,总是能有很多神圣的词语去形容它、修饰它。它之于我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不仅是我梦想的顶点,而且还是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面对这个纷扰繁杂的社会,很多人不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所以他们开始变得浮躁,变得利益化,渐渐的我们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常的冷漠。这本是不合时宜的,它掩盖了我们人性的美好,然而它却如实的存在着。我始终记得这样的一句话,“也许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但是我们能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能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宁静的心,从而去改变这个世界。”它是我在大学期间,李老师请的一位外校的语文教育学博士,她在讲座上告诉我们的。话语简短,却足够有力量。它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重新的认识,也让我始终对这一职业充满着期待。我爱这个职业,我愿意为它付出我能付出的努力。我也希望以后真正走上这个岗位。

这是我在今年教师节那天写下的感悟,我经常用它来勉励自己,告诉自己不忘初心。

实习是一首乐曲,一首越弹奏越有韵味的歌。然而每首曲子都有尾声,它也不例外。最后的最后,就是道别了。这段经历虽然即将过去,可我还是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我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


 

评阅教师点评1:从你的在教学实习感受到了更多的以前没有遇到和以前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和现象,你的思考、分析和总结帮助你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应对方法和策略,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评阅教师点评2你用细腻的笔触再现了实习生活的丰富多彩,特别是感受到一颗对语文教育的虔诚之心,有你的专著与琢磨,"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相信你的教师梦定会开出绚丽的花朵!

评阅教师点评3:你的文章我前前后后看了三遍,细读,跳读,认真琢磨和记录。坦言,年轻人的热情不是我们这种老教师能达到的,所以你的文章也侧面让我反思我的教学,那份热情在岁月中还剩多少,那些细心除了给了成绩,有没有关心到学生身上。当我也面对我的学生“启而不发,一头雾水”我有没有还笑容挂在脸上,抱着“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再次传授;当我为了提高成绩而给学生配各种练习册、报纸、资料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和教育的意义;当我面对“禁而不止”的事情时,有没有换种角度去为学生思索,想出不难为孩子的解决办法;当我以自己为师,自立为尊时,有没有考虑“三人行必有我师”,去从学生身上有所收获……你的文字那样的诚恳和真切,让我不自觉的多看几遍,再记些笔记,我赞同你与武老师畅谈的“演员”与“导演”的角色差异,当然也认为当老师的不能总是一个样子一种身份,还可以是课堂的观众,去发现学生的美与善。在阅读、思考与记录中,我开始有期盼,当你成为了真正的老师时,能不能将这些教育细节记录下来,留给自己反思,也鞭策像我这样有了惰性的老教师。三尺讲台容易站,但想让这舞台在自己的足下有光彩,还需要更多的细心和耐心。我对你有绝对的信心!加油,小张老师!

评阅教师点评4:初打开你的文章,以为是一篇浅浅的感悟。读来反而引起兴趣,越到后来,渐入佳境。打动我的,是你在一间“陋室”里,不简陋的思考与质疑。是你朴素的文字后,华丽的动情。虽然初入讲坛,但你已能敏锐地捕捉教育中的利与弊,长与短。你一定有颗勤思考,爱思考的脑。我相信,假以时日,你会有更多更成熟的理论建设,来丰满你的羽翼。

张妍,2013级汉语言文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