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我校教师董洪杰在中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扬丝路精神 促文明互鉴 达民心相通》

发布日期:2023-10-10 15:33:33      作者:文学院     分享到:

  10月10日,我校教师董洪杰在吉尔吉斯坦《旗帜报》发表题为《扬丝路精神 促文明互鉴 达民心相通》的署名文章。文章回顾了古代丝绸之路上语言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与中亚文明互鉴的重要成果。该文章是我校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推出的纪念“一带一路”十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旨在彰显“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成果,促进丝路沿线各国语言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人民之间相互理解。

  《旗帜报》创办于1924年,是吉尔吉斯共和国首家全国性官方报纸,以政治、社会新闻评论著称,用俄语和吉尔吉斯语双语发行,是中亚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平面媒体。


  撰稿:董洪杰

  审核:郝延军

  中文译文:

  扬丝路精神 促文明互鉴 达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全球性倡议。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第一次提出的地方,在“一带一路”十周年的重要事件节点上回望中国与中亚互学互鉴的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中亚地区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之一,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中亚五国不仅在能源、经贸、安全领域深度合作,也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民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传递友谊之声的文化工作者,上下求索的留学生,就是当代的友好使者”,“赓续传统友谊”“深化文明互鉴”是“一带一路”不变的命题。

  丝绸之路源远流长,见证了中国与中亚互学互鉴的悠久历史。张骞出使西域,学习彼时西域的语言和文字,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他完成外交使命,也为后来的翻译人员提供了重要参考。他带回了中亚地区的文化、科技和艺术,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正是藉由张骞的驼队,中国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不断西传,汉语和汉字也进入中亚地区,为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础。由汉及唐,中国与中亚文化往来进入另一个黄金期。唐代的文学、绘画也传入中亚,而中亚的音乐、舞蹈也影响了当时中国的艺术发展。岑参的名句“胡天八月即飞雪”折射出了当时中国与中亚文化融通的惊鸿一瞥。广为人知的玄奘法师也曾在中亚地区停留学习,他在当地的各类记述为中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中亚和中国各有所长,彼此借鉴,共同进步。这一精神在中国-中亚峰会上得到传承和弘扬。

  中亚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回望过去十年,硕果累累。中哈合拍电影《音乐家》以中国著名小提琴家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经历为故事背景,展现了两种文化的深度融合,在中亚地区广受欢迎。电影不仅在剧情和视觉效果上体现了两国文化的共同点,也传递了人类精神的共通价值。中乌两国团队合作修复坦希瓦古城,吸纳了“木结构”“斗拱”等中国古建筑工艺和材料,实现了合作中的文明互鉴。鲁班工坊建设的不断推进,不仅带去了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精髓,也将中亚地区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当地建成了诸多手工艺品生产基地,提高了本土手工艺品的品质和知名度。“一带一路”,语言铺路。十年来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语言交流。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落地中亚起,十年内增长到13所,并创造了三个“全球第一”——第一所签约孔子学院塔什干孔子学院、第一所颁发本科文凭的孔子学院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第一所融合职业培训的孔子学院塔冶金学院孔子学院,为中国与中亚地区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窗口。此外,中亚国家纷纷将中文纳入了其教育体系,许多学校设立了汉语专业,还有许多培训机构开设了汉语课程。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中亚地区人民的中文水平,更为两地文明和文化的深度交流铺就了语言之路。十年来,中国中亚两地语言文化交流秉承丝路精神,枝开叶散,大有参天之势。中国-中亚峰会在这样重要历史节点召开,具有标志性的时代价值。

  千年驼队,直达西域,造就了伟大的丝路精神;西安中亚专列,纵贯两地,续写了十年的文明互通。习近平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郑重邀请中亚国家参与“文化丝路”计划,支持中亚国家高校加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办好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和中国-中亚媒体高端对话交流活动。这些举措必将为中国和中亚未来的文化交流提供新的机遇和空间,也将由互鉴而互通,促进两地人民相知相亲,构建同心同德共同体。

  (作者:董洪杰,系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西安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叶丽娅  陕西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博士生)